在各類食物中毒中,細菌性食物中毒在天氣炎熱的季節(jié)最常見。
細菌性食物中毒(bacterial food poisoning)是指由于吃了被細菌或其細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大量細菌及細菌毒素進人人體內,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常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包括腸炎弧菌、金黃葡萄球菌、病原性大腸桿菌及仙人掌桿菌、沙門氏菌中毒等。
營養(yǎng)師呂莉菱說,會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為動物性食物,例如肉、魚等及其制品,植物性食品如豆制品、椰漿也常會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魚、肉等食品,因加工或儲存不好,或熟食品存放太久也會引起變質;又或生吃食品:如有些人喜歡吃生蠔、生魚、生雞蛋及沒有處理干凈的蔬菜沙拉等。
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要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首先當然是不要吃進不新鮮食物。食物的來源和處理是非常重要的,呂莉菱營養(yǎng)師提供了一些預防方法:
1.購買魚、肉、海鮮等生鮮食物時,首先要注意其新鮮度,若在超市購買,注意其儲藏柜是否夠冷。購買鮮魚時,要注意魚的黑眼珠是否發(fā)亮;若眼睛充血,就不算新鮮了。
2.魚、肉、海鮮等生鮮食物購買后,盡速回家冷藏,以保食物新鮮,不要在路途上耽擱太久。
3.為了避免熟食受到生食交叉污染,生食與熟食應該分開處理。家中其實可準備3個砧板,一個處理生的魚、肉、海鮮,另一個切水果或處理做沙拉用的蔬菜,另一個處理一般烹調用的蔬果。這樣就可以避免生、熟食的交互感染,減少食物中毒的風險。同時,廚房里所用的刀及砧板,必須徹底洗燙干凈,徹底消滅可能污染食物的細菌。
4.烹調食物時要煮至全熟才吃,無論海鮮、魚、肉類等食物,都盡量烹調至熟透再吃。
5.不鼓勵吃剩飯及剩菜。隔夜的飯菜營養(yǎng)素所剩無幾,若真要吃,食前還要加熱煮透。記得,冰箱并非保險箱,不應該把食物貯存在冰箱內太久。
6.處理任何食物前,記得先把雙手洗干凈。
食物中毒怎么辦?
細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常常在進食后半小時至24小時內發(fā)病,癥狀會因為導致中毒的病菌種類不同而不一樣,但其中有些共同的顯著癥狀,包括腹痛、嘔吐、腹瀉等。細菌性食物中毒多為急性胃腸炎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排水樣便。腹瀉一天幾次到幾十次不等,而且多數是稀水樣;個別人大便中有膿血、粘液等。
必須注意的是,嘔吐時應讓其完全吐出。在嘔吐現象出現時,不要喝水或吃任何食物。
此外,或許還會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如頭痛、怕冷發(fā)熱、乏力,以及吞咽、說話及呼吸困難等問題。中毒嚴重的人,或許因為腹瀉而出現脫水現象,就應該送進醫(yī)院治療,以免危及生命。
食物中毒時若是吐瀉嚴重,應禁食8至12小時。病情好轉后要選擇清淡的飲食,先吃那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尤其避免容易刺激胃的食品。在病情好轉后的兩三天內不吃油膩食物。
哪些食品容易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
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見食品,一般都是營養(yǎng)豐富的動物性食物,如魚、肉、奶、蛋類等及其制品。嬰幼兒的代乳品和兒童食品營養(yǎng)也都比較豐富,在遭受到細菌污染后,細菌極易在這些食品中繁殖并產生毒素,常見到的是沙門氏菌及變形桿菌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如剩飯、糯米點心等容易引起葡萄球菌腸毒素中毒或蠟樣芽孢桿菌食物中毒。海產品如海魚、海蟹、海蜇等可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還曾有豆制品和面類發(fā)酵食品引起中毒的報道。
怎樣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
加強食品管理:通過有關部門,加強食品管理。尤其在炎熱的季節(jié)里,正是各種病菌生長繁殖快速的時侯,對肉、魚、蛋、菜、牛奶等在加工、制作、轉運、包裝、儲存、零售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有關衛(wèi)生規(guī)定進行處理,不許出售超過保存期或罐頭頂部鼓起(肉毒桿菌產氣所致)的罐頭食品,尤其是肉類罐頭食品。
家庭中對熟食飯菜要特別注意防腐、防污染、防蠅。剩飯、剩菜要放在涼爽通風地方或及時放入冰箱內。食前必須充分加熱,發(fā)酸、發(fā)餿的變質食物決不能吃。冰箱內生、熟食品不能混在一起存放,以免造成污染。切生、熟食品的案板、刀具要分開。不要未經洗手即用接觸過生食的手抓取熟食食品。
吃海產品或鹽漬食品,要充分煮熟煮透。購買罐頭食品要仔細檢查保存日期及罐頭頂蓋,凡隆起者不論過期與否均不能食用。
患有化膿性皮膚病(癤、癰、膿皰疹)的人,應暫時不要做廚房及食品銷售工作,以防止葡萄球菌污染。
恒溫熒光檢測儀GY-916恒溫熒光分析儀是河南冠宇儀器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恒溫熒光檢測儀;該儀器具有高特異性、高敏感性、簡單、便捷及成本低的特點,已廣泛用于臨床疾病的診斷、流行性細菌/病毒的定性/定量檢測、動物胚胎性別鑒定及基因芯片開發(fā)等領域。